校园文化是学校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人文传统、制度建设的综合体现。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也是学校个性魅力、办学特色和综合水平的重要体现,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今天,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做理论上的探讨,以提高认识,指导实践。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实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文化的有力支撑。校园文化作为时代文化园地中一块特殊的苗圃,培育着担负中华民族未来复兴梦的青少年,有着独特的地位。
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于教育改革、教学科研和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大课堂,在师生中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基本的道德规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进而提升人的素质、协调人际关系、激发创造潜能,这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在要求。
肩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任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中的中学,是社会主义文化宣传和教育的重要阵地,中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高格调、高质量的校园文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培育高素质人才,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大影响。
相关资讯
同类文章排行
- 谈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 体现时代精神 创建校园文化
- 信仰与校园文化
- 构建和谐校园 促进学校发展
- 不可小视校园篮球文化
- 校园文化建设分以下几点
- 校园文化建设内容
- 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 校园文化:学生社团怎么这样火
- 名校创造历史 校训创造力量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