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校来说,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按照现代学校发现的规律和趋势,把学校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具有长远生命力和效力的举措上,从根本上和全局上进行谋划,使校园文化深入持久,生根发芽结果。
学校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自我完善的需要,要不断变化、更新,才能真正得以生存,这既是永恒的话题但又是阶段性的。处于不同地位的学校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既具有区别又具有趋同的趋势。学校为自身发展与相近学校之间既有竞争的排他性又具有合作性,学校生存与发展上既具有开放性又具有保守性。学校要走向市场但又不能完全市场化,更不能像企业和私有产品一样卖给商人去经营,因此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具有明显的差异。企业文化是把探求最高利润作为首要目的,否则无法生存。校园文化总是把社会责任摆在第一位。
上述矛盾表明校园改革的艰辛和校园文化必须具有长期的导向性作用。也表明学校必须在“稳定与变革”中进行各项改革。缺少远见的改革会导致灭亡;无序的、没有规划的变革促使变革结果不能满足未来要求;忽视自然规律地变革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过度的变革导致最终的死亡。变革的速度要有规划有步骤的进行,不骄不躁,不缓不急,稳步前进。其次,变革规模应适度,根据实际有序合理逐项进行。再有,变革要讲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变革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方面:一是构筑安全信任网,因为没有人愿意承担变革所带来的风险;二是先构建组织后再逐步施行变革,获得坚强的支持者和大多数人的配合能减少阻力;三是以沟通促变革,建立开放信息系统,确保学校大多数的人员的思想上不脱钩,行为不脱轨,逐步成为大家自觉行动。
学校发展的战略规划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首要环节,心理学规律表明,战略规划对师生的行动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和无可比拟的号召力。规划制定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步骤。规划不是工作计划,要从指令性,强制性摆脱出来,具有弹性和鼓舞性。如某普通完中为自己确定五年至十年跻身省重点中学规划,貌似实在,实则与现阶段我国基础发展教育形势不合拍。学校规划应着重在提高学校效能,在创办成特色学校上做文章。学校规划战略要做到:一、前瞻性。战略规划是对学校未来达到的主要目标和发展途径所作的整体预测,是高瞻远瞩站在时代的前沿思考问题、规划蓝图。二、实践性。战略规划立足于本校实际情况,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三、全面性。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和学校各个子系统,注重各部门的和谐。四、适应性,把学校文化建设和战略规划放在社会大背景中。结合本校特点,走特色办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