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最直接的表征。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不断涌现,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方式都深受影响,面临重新塑造。相应地,新媒体对校园文化的影响极为深刻,其中既创造了机遇,也带来了巨大挑战。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传播主体多元、传播层级消解、传播手段多样、传播内容分众、传播时效增强等特点。置身于新媒体时代,学校必须加强文化自觉,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增强文化的主动性。为此,要切实转变观念,确立适应新媒体的校园文化观;要改革课程设计,将新媒体知识和技术融入通识教育;要加快数字校园建设,加强对新媒体的掌控与运用;要加强核心价值教育,坚守或重塑学校精神;要组织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修复人际关系网络;要加强舆论监测和引导,为学校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学校精神是校园文化的内核
学校精神是学校的安身立命之本,是推动学校健康发展的内在精神力量。所谓学校精神,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过历史的沉淀、选择、凝聚所形成的能够体现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个性气质、精神风貌、道德水准和文化品位,并为学校师生员工所认同的一种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群体意识,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学校精神的内涵极为丰富,是学校内在共性和独特个性的集合体。其内在共性体现在,学校作为探求学术和真理的神圣殿堂、文化创新和知识传承的基地、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在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的学校所共有的一些思想品质和价值理念。诸如学校精神所蕴含的民主精神、科学精神、批判与包容精神以及传承与创新精神等。这些精神相互关联,相互促进,表现着学校精神的一般特质,共同构成学校精神文化的精髓。其独特个性体现在,每一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品质和精神气质,展现了与其他学校不同的精神风貌和个性特点。
如何培育学校精神
科学提炼校训、校歌,加强校史教育。校训、校歌和校史是培育学校精神的重要抓手,是学校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重要载体。在学校精神的培育中,学校应充分重视校训、校歌的提炼工作,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其充分发挥在建设校园文化中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此外,校史也是对学生进行学校精神教育的重要载体形式。学校应加强校史馆的建设,并通过校史资料展览、编订校史、进行校史宣讲等多种形式开展校史教育,激发师生的爱国、爱校情感,使其自觉践行学校精神,并积极投身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