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校园建筑关注得更多的还是面积、功能、流线等物质技术职能,校园建筑的形象呆板、单调而缺乏活力。这种以物质职能的满足为基础、以量的提高为特征的校园建筑设计的发展,迟早要提升到以文化职能为基础、以质的提高为特征的道路上来。这是由校园建筑特有的属性所决定的。教育建筑绝对不仅仅是功能的容器,它还担负着以教化为目的的文化职能。在中国传统教育建筑中就非常重视这一属性,如“辟雍”体现的理念就是礼仪教化,功能反而处于从属的地位。
众所周知,环境在个人成长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中小学校园建筑是孩子们主要的生活和学习场所,在这里他们学习知识,学会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是他们成长期间最重要的外在环境。因此,校园建筑的设计必须充分重视其文化职能的体现,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行为素质的目的。也就是说,通过建筑单体及环境的设计,创造一个能使学生的天性得以展示,才能得以发挥的场所,以良好的形象和氛围熏陶学生,引导学生健康向上。在中小学校园建筑设计中,要充分体现以教化为目的的文化职能,就应该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 营造健康、轻松、愉悦的氛围
设计中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不仅要满足功能的需求,而且应更多地从他们的感受去审视设计,创造他们喜爱的、舒适的环境。
例如在设计小学建筑中,必须考虑到孩子们身高较矮的特点,适当地降低台阶、踏步高度;栏杆则可以设置双扶手以适应成人和孩子的共同需要。又如,考虑到孩子喜欢攀爬的特点,走道栏板规范规定设计高度不得低于1.1m。在实际操作中,不少建筑师则简单地将通长的走道栏板定成这个高度。而未成年的孩子们在这种只能探出头观察世界的单调栏板面前,恐怕难得会有什么愉悦感吧?一个充满亲和感的环境有利于乐于助人的亲社会行为的形成,而一个让孩子们觉得压抑和难受的环境只会激发起激烈的应对反应,甚至产生“攻击性”的破坏行为。此外,设计要充分利用鲜艳的色彩和活泼的造型等孩子们喜爱的要素美化环境。
2. 设置有利于学生交往的外部空间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人不可能离群索居,而必须学会在社会中与他人的正常交往,学会互助、交流,在交往中展现自我,获得社会的承认,从而实现个人存在的价值,这早在孩童时期就开始了。幼年的孩子喜欢共同嬉戏,在游戏中学会遵守规则并获得交往经验。更大的孩子则喜欢在共同参与中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华。孩子的这些特点,在设计中应该得到相应的体现。
遗憾的是,在课间我们最常见到的景象是孩子们蜷缩在拥挤的走廊上眼巴巴地眺望。校园的空地也由于缺少适宜的设计,不能形成有归属感的场所。其实,在花费不多的情况下,通过设计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如适当加宽走道宽度,可做到2.7m,甚至3m,此时走道就不再仅是交通的概念,它可以容纳更多的内容,成为多功能的活动空间。也可以在走道上局部突出挑台,不仅丰富了造型而且提供了一个小巧的活动空间。另外,还可以通过错层的变化,充分利用下一层的屋顶作为活动的平台。在不少设计中,对屋顶只做构造处理,黑色的油毡十分难看,而通过铺砌防滑地砖或预制水泥砌块,就能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小乐园。当然,通过建筑的围合处理,将建筑之间的消极空间变为学生乐于参与的积极空间,则更有价值。此外,专门设置内庭、下沉式广场以及小型舞台、大台阶等设施也普遍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3. 创造富有特色、生气勃勃的建筑形象
校园建筑应具有特定的气质,外观应纯净、健康,富有情趣和个性,不应该奢华、矫情和造作。唯有如此才能塑造良好的环境,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